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(记者 应妮)由文化和旅游部、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将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。
本届京剧艺术节以“京剧艺术的盛会,人民群众的节日”为主题,包括开闭幕式、京剧优秀剧目展演、文化和旅游部2021—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、文化和旅游部2022—2023年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、京剧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、专家评议会及主题研讨会、川剧精品剧(节)目展演、文化惠民等活动内容。
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文化和旅游部供图
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,文旅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介绍,中国京剧艺术节是我国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京剧艺术盛会,自1995年创办以来,已成功举办9届,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京剧作品和人才,为传承弘扬京剧艺术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他表示,本届京剧艺术节坚持传统戏、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“三并举”,以广泛的题材、多样的剧目类型体现人民视角和时代精神。《石评梅》《突围》《瑶山春》等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发掘红色文化,致敬革命先烈,彰显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的伟大精神谱系;《东方大港》《长空烈焰》《主角》等现实题材剧目深入人民生活,紧扣时代脉搏,展示京剧工作者书写时代之变、中国之进、人民之呼的最新成就;《优孟》《阳明悟道》等新编历史题材剧目塑造历史人物,传承民族精神;《七侠五义》《千秋忠烈》等整理改编传统戏培根铸魂、守正创新,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同时,中国京剧艺术节将理论评论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。艺术节期间将开展“一剧一评”,对参演剧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,帮助其提升艺术品质;举办一系列专题研讨会,总结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十届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,思考京剧发展现状,探索京剧未来。
此外,艺术节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、演出演播并举的形式,联合中央、地方等众多网络平台形成媒体矩阵,全程同步线上直播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,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盛会,促进京剧艺术传播提质增效。
据悉,本届京剧艺术节还将把京剧和川剧结合起来,同台绽放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袁艺表示,两个剧种在声腔、表演、剧目等方面关系密切。本届京剧节将组织5台四川省及部分省外川剧精品剧目和折子戏专场集中展演,还将在部分景区、社区等设折子戏专场,加强京剧和川剧的交流互鉴。(完)
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(记者 应妮)提到中国现代文学,老舍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。鲁迅先生称“他用笔刻画出了真实的北京人物形象”,张爱玲称“他的小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”。
全新版话剧《骆驼祥子》排练照。 剧组供图
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,《骆驼祥子》是最为人熟知和喜爱的作品,作家将他对北平的想念和对普通人的热爱融入这部作品。由北演公司出品的话剧《骆驼祥子》11月中旬开票以来,人气火爆,三场演出以强劲态势售空。应广大观众要求,主办方新加了12月29日的演出并于12月8日全网开票。
全新版《骆驼祥子》中,祥子、虎妞、小福子、刘四爷、曹先生、孙侦探……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通过现代演员的表演将再次在舞台上复活。
事实上,如何将这样一部经典常演常新,对任何创作者都不容易。过往的舞台和影视作品多以祥子和虎妞的爱情故事为核心,原作中虎妞性格也更为鲜明突出。相较之下祥子的刻画稍显逊色。这也成了导演方旭决定创作全新版《骆驼祥子》的最重要原因。
全新版话剧《骆驼祥子》排练照。 剧组供图
他表示,此番创作会将祥子的一生完整呈现在舞台上。为了更好诠释祥子这一角色,此次将启用三名演员分别饰演青年、中年和老年祥子,“我们要替‘闷葫芦’祥子说话”。
在以戏剧方式和老舍先生“神交”的十多年里,方旭不断挖掘老舍先生作品的精神内涵,探寻舞台表达的各种可能性,成功地在老舍作品与现代人之间搭建起了一条沟通的桥梁。在观众眼中“方旭+老舍”已然成为优质戏剧的品牌保证。此次他将挑战老舍最经典的名作《骆驼祥子》,更加让人期待。
为了能在舞台上呈现出北平之美,主创们煞费苦心。舞美上,将以北平城的元素为基础,以光影的变幻、不同元素的拼接等形式,用写意的方式勾勒出最美的北平城。服装上更是暗藏“机关”,演员在舞台上,通过对局部细节的改变,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角色间的切换。
演职人员大合影。 剧组供图
据悉,话剧《骆驼祥子》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指导,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、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出品,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北京站演出联合主办方。
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1日,“祥子”将再次拉起他心爱的洋车,穿越时空而来,奔跑在北京的天桥,为观众讲述“一个人、一辆车和一座城”的故事。(完)